本报讯 中新社北京消息,针对一些地方存在妨碍行洪、非法取水、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行为,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将发力治“水”。
官方9日通报《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》相关内容。该司法档重点围绕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意义、领域、机制、保障等内容进行规定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新闻发布会上说,司法意见明确水旱灾害防御、水资源管理、河湖管理、水工程管理、水土保持等5个重点协作领域,以及会商研判、专项行动、线索移送、调查取证等协作机制。
据统计,2019年至2021年,全国水利部门累计巡查河道4457.2万公里,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.6万件,现场制止违法行为36.3万次。实施河湖执法三年行动以来,推动4267件陈年积案全部“清零”。另据最高检披露,2018年至今,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水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.7万余件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介绍说,最高检会同水利部开展“携手清四乱、保护母亲河”专项行动,依法集中整治一批黄河流域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等“四乱”突出问题。各地检察机关持续保持办案力度,促进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追究违法主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。
张雪樵表示,要“以长江、黄河为突破口,探索全国重要江河湖泊跨区划行政公益诉讼管辖协作机制”。(张素)